人物论——贾元春论
一、 出生命名与代表花
第五回,谶言:“三春争(哪里)及(比得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第五回图谶:”弓,香橼。三春争及初春景,权势、才能、道德品行等等都远超其他三春。
**命名:**元春,
第二回,贾雨村对“春”字提出质疑:“……何得贾府落此俗套?”冷子兴:“现今大小姐正月初一,即为元春”……正月初一:国庆、家庆、太祖太爷(贾源)的生日。具有极深的象征意义:与家族命运相关。
生日在《红楼梦》极其重要。比如同一天生日就是夫妻:王夫人骂四儿;宝玉与宝琴。生日极其重要,生日不好。如:巧姐七月七日、不记得生日的香菱、晴雯。
第二回:
雨村道:“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何得贾府亦乐此俗套?” 子兴道:“不然,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从了‘春’字。上一辈的,却也是从兄弟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
第六十二回: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
美国汉学家曼素恩(谐音)女士:在清朝的上流社会几乎所有的年轻女子都可以预期自己将成为别人的妻子,所以打从女儿出生开始父母就进入了高度紧张的过程,不仅必须调教女儿,为婚姻做好准备,就连她的生日也具有预兆价值。
代表花:
皇太子之纳郑良娣也,有司备设牢馔,帝既酣饮,起而自毁覆之。仍诏收曰:“知我意不?”收曰:“臣愚谓良娣既东宫之妾,理不须牢,仰惟圣怀,缘此毁去。”帝大笑,握收手曰:“卿知我意。”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后帝幸李宅宴,而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帝大喜,诏收“卿还将来”,仍赐收美锦二疋。
——《北齐书 卷三十七 魏收传》
元春封妃(人物判词):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代表花:石榴花。
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日射血珠江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江城上佐闲无事,
山下劚得厅前栽。烂熳一阑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麹尘。泪痕裛损燕支脸,
剪刀裁破红绡巾。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闲折两枝持在手,
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拾遗初贬江陵去,
去时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当时丛畔唯思我,
今日阑前只忆君。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山石榴十二韵》“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山石榴花十二韵
白居易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
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
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
风来添意态,日出助晶光。
渐绽胭脂萼,犹含琴轸房。
离披乱剪彩,斑驳未匀妆。
绛焰灯千炷,红裙妓一行。
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
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元稹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道,因依汉使槎。
酸辛犯葱岭,憔悴涉龙沙。初到摽珍木,多来比乱麻。
深抛故园里,少种贵人家。唯我荆州见,怜君胡地赊。
从教当路长,兼恣入檐斜。绿叶裁烟翠,红英动日华。
新帘裙透影,疏牖烛笼纱。委作金炉焰,飘成玉砌瑕。
乍惊珠缀密,终误绣帏奢。琥珀烘梳碎,燕支懒颊涂。
风翻一树火,电转五云车。绛帐迎宵日,芙蕖绽早牙。
浅深俱隐映,前后各分葩。宿露低莲脸,朝光借绮霞。
暗虹徒缴绕,濯锦莫周遮。俗态能嫌旧,芳姿尚可嘉。
非专爱颜色,同恨阻幽遐。满眼思乡泪,相嗟亦自嗟。
刘言史《山寺看海榴花》“火光霞焰递相燃”。
刘言史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杜牧《山石榴》“只疑烧却翠云鬟”。
杜牧
似火山榴映小山,
繁中能薄艳中闲。
一朵佳人玉钗上,
只疑烧却翠云鬟。
第三十一回,翠缕“头上又长出一个头……”“接连四五支……”彰显元妃封妃对于贾家是“烈火烹油,锦上添花”(第五回)。
史家 | 荷花 | 楼子花 | 富(烈火、华锦) |
---|---|---|---|
贾家 | 石榴花 | 楼子上起楼子 | 富上加贵(烈火烹油,鲜花著锦) |
唐代皮日休《木兰后池十三咏·重台莲》:“两重更比一重新”。
唐•皮日休
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二、 清代选秀制度与元春入宫
- 贾家的阶层
清代贵族:皇族、异姓功封,贾府就属于因功封爵。奠定贵族世家与清朝开国历史相关。第三回,焦大醉骂;第六十三回,“小土番”;第七十七回,“百年人参”隐喻贾家的百年历史。[文中透露出来的满族文化:出去走走:上厕所,满人最崇拜关公。]贾府与曹家的关系是部分的挪用,不完全等同。
- 关于曹家的包衣身份的厘清:
满清的八旗制度:上三旗与下五旗都有包衣,但是上三旗的包衣独立出来(“内三旗”),归于内务府(不是上三旗的奴仆,下五旗包衣隶属于下五旗旗主)。曹家隶属于皇帝,属于内三旗,内务府世家。
选秀女:一种为了皇室的后宫提供年轻女性的制度,一是用来指婚作为妃嫔,二是用来作为服务人员(高级)。选秀女只在旗人内部进行。外八旗的秀女是为选拔用作妃嫔,王公贵族指婚以及服务人员(高级),都来自旗人(满、汉、蒙、朝鲜)年满13岁到17岁,每三年一次,不可私相聘嫁。内三旗的选秀年满13岁,选做宫女(杂役),直到25岁派遣出宫,无偿提供劳役。清代贵族家庭女性平均婚嫁年龄为十七八岁左右。
- 读者对于薛宝钗选秀为了攀龙附凤式的误解。
元春因“贤孝才德”被选作女史不是妃嫔,走的是内三旗系统。(不要过分穿凿)现代人的成见第一,不符合史实;第二,不合小说描写。第四回提到薛宝钗来到贾府的原因:
近因今上崇尚诗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曹雪芹对于认为当时的皇权达到实践“王道”,只要提到皇帝就用“圣人”等语言。薛宝钗选入宫中是为了选做高级宫女。元春与薛宝钗的选秀都是一样的性质,进宫后做高等女官,在25岁后才可以出宫。元春的封妃很少见的。人世间的得失是容枯的一体两面。老子说:“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元春的入宫的年岁考察。(大概十三岁入宫)
只因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幼弟,贾妃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独爱怜之。且同侍贾母,刻不相离。那宝玉未入学之先,三四岁时,已得元妃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中。虽为姊弟,有如母子。
三、 细究元春为人
元春“现因贤孝才德”而被选作女史,说明元春的性格条件是出众的。这个世界的价值是多元的,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是美好女性价值的一种,其他的女子更有其美好的部分,比如元春、薛宝钗。(在《红楼梦》中薛宝钗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佳人”。)
元春性格特征:
(一) 富贵不能淫。
“二十年来辩是非”。二十年长保心灵的朴实无华。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孟子)三者最艰难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用意志力来对抗明确的对象,“贫贱不能移”,有明确的目标、对象可以对抗,只有“富贵不能淫”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习惯成自然,对抗对象不是具体可见的,因此更难以对抗的(就像溶在水中的盐)。张爱玲的《第一炉香》:拖着破旧的皮箱、风尘仆仆的女主人公葛薇龙被姑母梁太太收留,在接受到极致富贵家庭收留后几个月后,习惯了富贵在日积月累地影响着自己,然后因为不接受收养人梁太太的要求(成为交际花,作为敛财的工具),决定离开这样极致富贵的上流社会。她只好拖着破旧的皮箱,脱去华丽的衣服,割舍掉一切,扬起的灰尘、落魄的身影,只是在去往公车站回首一望,最终她决定返回,她愿意与魔鬼交易,愿意交出自己的品德、出卖自己的灵魂。所以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因为当每一个毛细孔就被富贵抚摸着,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好,也是人性所渴望的。“富贵不能淫”是最伟大的、最难得的。
元春从出身就是一个“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的家族,王夫人提到“官宦家的小姐自然骄傲些”,环境对人的熏陶、影响是很深刻的,但是元春却非如此,家族对于元春的严格教养、教育,培养出富而好礼的后人、这样的教养也是上流社会代代相传的家风。因此富贵本身并不是罪恶,罪恶的是“为富不仁”。《颜氏家训》(颜之推):“古人云:‘膏粱难整。’以其为骄奢自足,不能克励也。吾见王侯外戚,语多不正,亦由内染贱保傅,外无良师友故耳。 ”
- 元春身处富贵至极的深宫中,注重天伦之乐。第十八回元春“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感慨:《追逐阳光》这一本事的作者的心灵体会:坦然面对,在最后的时光能够有最好的心态面对。所有人的在生命的最后的感言(临终感言)会遗憾的通通都与人有关,没有一个是错过了一个升迁的机会,错误的选择少赚多少钱。因此要明白真正爱自己的人很少,提醒我们爱自己真正爱自己的人。
- 能够在富贵中不受影响。“贾妃在轿内看了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太奢华过费。”“以后不可太奢了,此皆过分”“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
元妃的如此崇尚简朴与家教有相当大的关系。文中提到这样一段话:
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富丽了些!”众人都道:“要如此方是。虽然贵妃崇节尚俭,天性恶繁乐朴,然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富丽堂皇是因为不可失礼。在等级制礼贾府的大观园非如此不可。元春没有像一般的轻浮之辈的作威作福。
(二)贵妃生活,二十年来辩是非
- 孤独生活:骨肉分离、与世隔绝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这时不说不笑,反倒哭个不了,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
《清宫史˙宫规》:凡秀女入宫,有名号者,父母年老,奉特旨许会亲。一年或数月,许本生父母入宫,家下妇女不许随入,其余亲戚不许入宫。
元春大约在13岁入宫到中年时期,在宫廷的争斗险恶中履险如夷,而且能保持内心的朴实无华,始终保持初衷不变。(聪明与精明的区别)元春非常聪明的君子,可以明辨是非,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宫廷中能不出差错。
元春具有一种圆融通透的智慧。(宫廷因为利益更大,吸引更大多人来算计,这里的谋略、欺诈、陷阱更大。)“二十年辩是非”,元春处在二十年长期的分分秒秒的辩是非的心智锻炼,进行自我防卫(在宫廷的尔虞我诈中防范别人,比去算计争夺利益更痛苦),训练出来高度的眼力、判断力,不被表象蒙蔽,在事情里漏出的端倪中的把握重要讯息。
- 素乏捷才,燃具高度判断力
元妃对贾府继承人的配偶做出选择舍黛取钗。(推论要谨慎)
(1)“素乏捷才”
元春在贵妇省亲家宴上说:
“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卿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妹等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意发挥,不可为我微才所缚。且知宝玉竟能题咏,一发可喜。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我所极爱;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此四大处,必得别有章句题咏方妙。前所题之联虽佳,如今再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元宵佳节灯谜: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他们大家去猜,猜后每人也作一个送进去。四人听说,忙出来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了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了,一齐封送进去,候娘娘自验是否。”宝钗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早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一并将贾环贾兰等传来,一齐各揣心机猜了,写在纸上,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于灯上。
对于众人的灯谜诗:
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于灯上。太监去了,至晚出来,传谕道:“前日娘娘所制,俱已猜着,惟二小姐与三爷猜的不是。小姐们作的也都猜了,不知是否?”说着,也将写的拿出来,也有猜着的,也有猜不着的,都胡乱说猜着了。
元春诗词创作才能平庸。脂砚斋评论《大观园诗》:“诗却平平,概彼不长于此,故止如此。”然而不可以随便推论元春其他才能就不是很好。涂赢《红楼梦论赞》:“元春品貌才情,在公等碌碌之间,宜其多厚福也,然犹不永所寿,似庸才亦遭折者。说者谓其歉于寿,全于福矣,使天假之年,历见母家不祥之事,伤心孰甚焉!天不欲伤其心,庸之也,越于史氏多矣。”
元春品貌较高,创作以外的别才,不能说是“公等碌碌之间”。李纨的诗才也不高却能诗社盟主(掌坛),除了是长嫂之外还具有别的才能:
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的评阅,我们是都服的。”众人点头。(1.品评分析的眼光,深刻入微2.公正)
元春也是如此,对于诗歌品评眼光、对于人评价都有一套
“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所及。”
“贾妃见宝林二妹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
(2)元春善看且公道的才能。她对于优秀的女性具有鉴赏的眼光。且可以利用自己的皇权给予庇护:
对于龄官更是喜爱,特别下谕赏赐。龄官是林黛玉的重像
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极好,再做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龄官自为此二出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从,定要做《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不过他,只得依他做了。元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绸,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龄官的抗命元春是知道的,“元妃甚喜”,且有特殊的交代“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龄官的行为,元妃很欣赏林黛玉式样的人(龄官与林黛玉长相、个性、才华相似)。既然喜欢为什么在宝二奶奶的人选不选择林黛玉?对于人性有无限的空间,要更努力。
四、 宝二奶奶人选考量
- 对黛玉式的性格的欣赏
她对于优秀的女性具有鉴赏的眼光,极其包容。
“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所及。”
“贾妃见宝林二妹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
对于龄官抗命:
元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绸,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第三十六回,
宝玉身旁坐下,因素昔与别的女孩子玩惯了的,只当龄官也和别人一样,遂近前陪笑,央他起来唱一套“袅晴丝”。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起身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宝玉见他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画“蔷”字的那一个。又见如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样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
“非其情钟者被视为粪土。”宝玉在这件事被受到冷遇,产生很大的自我认识,就是“去中心化”,获得成熟,以平等地位交流。(不能用主角的标准来评价人物,是各种主旋律的一条,不会以贾宝玉作为评价标准,有可能宝玉是他的前半生,他是对于自己过去的价值恐怖并不是如此。)
龄官在皇妃面敢于拒绝、抗命,元妃都能包容甚至纵容。
脂砚斋: “按近之俗语云:‘宁养千军,不养一戏。’盖甚言优伶之不可养之意也。大抵一班之中此一人技业稍出众,此一人则拿腔作势、辖众恃能种种可恶,使主逐之不舍,责之不可。虽欲不怜,而实不能不怜;虽欲不爱,而实不能不爱。余历梨园子弟广矣,各各皆然。亦曾与惯养梨园诸世家兄弟谈议及此,众皆知其事,而皆不能言。至‘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二语,便见其**恃能压众、乔酸娇妒,**淋漓满纸矣。复至‘情悟梨香院’一回更将和盘托出,与余三十年前目睹身亲之人现形于纸上。”
元妃能对于这样性格的人(龄官地位低)能欣赏,推论可以元妃对林黛玉也是欣赏的(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林黛玉与龄官在外貌、性格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元春对于各种性格的优点,对于缺点加以包容,有一种知己般的了解与肯定。(元春的“替代性的补偿心理”,自己饱受压抑的性灵转嫁在其他人身上,希望每一个人过得更好。)
为什么在欣赏黛玉的情况下选择薛宝钗作为宝二奶奶的人选?
补充:名帖在《红楼梦》中的意义
冯紫英因说他有一个幼时从学的先生,姓张名友士,学问最渊博,更兼医理极精,且能断人的生死。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捐官,现在他家住着呢。这样看来,或者媳妇的病该在他手里除灾也未可定。我已叫人拿我的名帖去请了。……正遇着刚才到冯紫英家去请那先生的小子回来了,因回道:“奴才方才到了冯大爷家,拿了老爷名帖请那先生去,那先生说是:‘方才这里大爷也和我说了,但只今日拜了一天的客,才回到家,此时精神实在不能支持,就是去到府上也不能看脉,须得调息一夜,明日务必到府。’他又说:‘医学浅薄,本不敢当此重荐,因冯大爷和府上既已如此说了,又不得不去,你先替我回明大人就是了。大人的名帖着实不敢当。’还叫奴才拿回来了。哥儿替奴才回一声儿罢。”
2.钗黛取舍
元春能了解与珍惜而且也知道自我不过是人性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人却活在群体中的。在群体中就不是每一个人的自我的完善,而是让群体的运作完善。这种思维方式就导致元春选择宝二奶奶的人选是考虑的是选择谁最能胜任。(没有强烈的自我,能够平衡各方,让家族和谐运作。)因此在做这样的选择时就要不能凭借好恶,是考虑到我现在怎样做才对家族最好的?
现代心理学对华人心理研究,认为西方的心理学所自己的问题(个人主义)与华人文化格局(儒家文化)不一样。华人心理学:要了解华人的心理就要了解华人的“多元自我”。“多元自我”中有一种“群体自我”,在环境中耳濡目染存在着,合乎他们的人格格局。其目的追求和谐,包括政教、家族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选择薛宝钗。
宝钗为人面面俱到,周全四方(当家主母必要条件),有一个大我的存在。元春从大局考虑,放弃个人好恶。林黛玉生来体弱多病,不可能承担管理大家族的责任。
第十八回,元春唯一一次见到林黛玉,林黛玉一心压倒众人,但是只令作一首就心中不快,元春自然看在眼里。最后元春选的是薛宝钗:
袭人道:“老太太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老爷、太太、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香如意。你的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大奶奶、二奶奶他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儿,两个锭子药。”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缘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
很可惜的是林黛玉有了很大的改变,令人感慨万分。林黛玉非战之罪:体弱多病(从第三回“不足之症”到第四十多回病情更重了)。人世间的复杂奥妙。
在第十八回,当她看到出色的两个女子,经过客观的裁量,最终选择宝钗,不“以私害公”。
五、 大观园的擘建与意义(命名)
(一)情理兼备的建设基础
- 女儿乐园的源头
榴花与大观园的关系。“五月榴花照眼明”,“五月”仲夏时节,又叫“榴月”。五月常常与元春相关(裁定宝二奶奶的人选)。
大观园,元春归宁之所。
“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
饰小女儿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燕京岁时记胜》)
摇摇女儿节,女儿归,要青去,送青回,球场纷纷插杨柳,去看击鞫牵裾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谁家采艾装絮衣,女儿娇痴知不知。(《幽州风土吟女儿节》(王蕴章))
石榴花与五月关系:
余有丁《帝京午日歌》:“都人重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踏归百草毒可禳,系出五丝命可续。”
石榴花,溜墙托,井台高,望见娘家柳树梢。闺女想娘谁知道,娘想闺女哥来叫。(河南歌谣)
与悠久的民俗相配合的石榴花饱含嫁女思亲的意象,而这样的花生长在大观园。大观园少女都在过女儿节(端午节赐礼)。与女儿思亲、女儿回娘家有关的石榴花种在大观园,就是与元春省亲有关。端午节与女儿有关系,所以端午节日里确定宝二奶奶的人选也是必然的。
石榴花跟女儿有关——端午节是女儿节——大观园种了石榴花——元春端午节归宁
大观园对于元春不只是怀亲归宁的感性家园,而且还是元春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不只是感性的家园,而是代表对沉沦的抗拒,对自由的诉求,而想要引领自我回归本体时候,所找到的一个绝对存在之域,蕴含着对存在的诗意化的沉思。在皇宫中(“不得见人”、繁文缛节、规矩森严的所在地,比贾府更有过之)元春对沉沦的抗拒,对自由的诉求,诗意化的沉思。
第二十三回,
元春却自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抄录妥协,自己编次优劣,又令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如今且说那元春在宫中编次《大观园题咏》,忽然想起那园中的景致,自从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叫人进去,岂不辜负此园?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魂,花柳无颜。
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人间投影。
脂砚斋:“大观园系玉兄与十二金钗之太虚幻境,岂可草率。”
红学索隐派王梦阮:“太虚幻境与大观园是一是二,本难分晰。”
不仅是元春的精神家园,而且是女儿的乐园。
脂砚斋:“大观园原系十二钗栖止之所,然工程浩大,故借元春之名而起,再用元春之命以安诸艳,不见一丝扭捻。”
皇权,是大观园成为女儿乐园的根源。(元春省亲、建大观园、开放大观园)透过元春以及元春背后的皇权,展现出来的是在政治、社会在一切人群中最完美的政治实现就是王道。王道的实现:政治理想中最高境界。
- 省亲:君恩王道与儒家孝道
元春背后代表的皇权对大观园的处置,体现了王道,王道是最完美的政治境界。大观园这座女儿乐园自始至终是由君权或者皇权所打造。在合情、合理、合法地创造出来一个超越时代的伟大贡献。
大观园转化为女儿净土经历了两个过程:
(1)帝王开恩:大观园辟建的目的:“抒下情”。(颂上情)
“抒下情”,即泄导人情。喜怒哀乐之情加以抒发。古代汉赋中的京都赋中,创造目的基本就有“抒下情”的含义,另一个含义为颂扬君权。源远流长,已经有两千年的政治文化传统。 曹雪芹继承这个传统,在“抒下情”的情况下,尽量安顿那些在生活中的各种需要,所以从会让妃嫔们能够得到一个机会回到家与自己的亲人团聚。这就是“抒下情”。
《红楼梦》是一个颂扬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的一个仁君与王道。
贾琏道:“如今当今贴体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在贵贱上分的。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岂有不思想之理?且父母在家,思想女儿,不能一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属入宫请候。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谕旨,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关国体仪制,母女尚未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者,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庶可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也。此旨下了,谁不踊跃感戴!现今周贵妃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修盖省亲的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这岂非有八九分了?”
椒房:椒房,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殿名,亦称椒室。因以椒和泥涂墙壁得名(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并不是红辣椒,辣椒是在明朝末年传入中国的)。(疑为花椒粉末,《汉书•车千秋传》颜师古注:“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
(2)皇妃赐住。
如今且说那元春……忽然想起那园中的景致,自从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叫人进去,岂不辜负此园?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们,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魂,花柳无颜。却又想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又怕冷落了他,恐贾母王夫人心上不喜,须得也命他进去居住方妥。命太监夏忠到荣府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能诗会赋”,是一个女儿钟灵毓秀的重要条件,大观园“地灵人杰”,(香菱学诗:宝玉认为“竟俗了”的判断标准就是不会写诗。)
“然屈平所以能洞见风、骚之情者,抑江山之助乎?”(《文心雕龙》)
太监夏守忠:人情事理是一体的两面,具有复杂辩证的道理。绝对不要二元对立来一概而论。
元妃为少女提供展现天地灵秀的灵气的机会。大观园就像一个母亲的怀抱,而元春充满温暖、保护的赐予者。
(二)“大观”天下的王道思想
元春的作为体现的王权就是“王道”的展现。大观园就是元春命名。(大观园各处院落都是元春命名,且更适合各个人物的性情、才调。)
“大观”的研究:来自《易经》。
王利器,提到《易经》里的“大观”,只是对于大观的意涵只是考虑明清时期的用法,明清的大观是一般私家园林的大观内涵,而大观园就是有体现王道内涵没有提到。
“大观园”究竟有来自《易经》的意涵吗?曹雪芹读过易经吗?
在第五十二回,
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是难人。要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
大观窑的意涵。在清代时,大观窑是宋代官窑称呼,是宋徽宗的年号,与皇权相关。大观并非宝玉所认为的大观。(与贾政关于稻香村的讨论:唯一被批评非大观的是贾宝玉)
《易经》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颗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大观,权力与道德的完美结合。
阮籍:“于是万物服从,随而事之,子遵其父。臣承其君,临驭统一, ‘大观天下,是以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仪之以度也。包而有之,合而含之,故先王用之以明罚敕法。 ”(李白、杜甫举例。)《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若夫霪雨霏霏……
至若春和景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透过山水描画呈现政治美善,绝不可以断章取义。
(三)建筑格局
- 缩小版的皇城
中轴核心:正殿正楼(大观楼)、配楼(缀锦阁、含芳阁)
正殿额匾:“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歌咏当今的王道仁政,呼应了《易经》所言“大观”。
居中的正殿的正楼(大观楼):行君臣之礼,在第十七回众人游完蘅芜苑出来:
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一面说,一面走,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凿就。
脂砚斋提醒正殿位于园之正中,古代尚中思想实践:伊利亚德(罗马):“中”是整个世界的体系的核心,在中心和正中央那里的空间就是神圣的,因此也成了最真实的。中国统治地区的首都就是位置在世界的中心上(观念),“中”在中国看来是天下之大本,“中”的观念背后有一整套宇宙论、政治论的背景的。例如《尚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易经》:“中行,无咎。”“尚中”(“中正以观天下”)。“地中”思想,逐渐地最终形成了一种至高的价值、思想权威,赋予人文社会中占有地中者天然地具有高峰权利。(君权神授:合理化统治权力)《孟子˙尽心》“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荀子˙大略》“欲近四旁,莫如中央。”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大观楼(正殿)位于全园区的轴心,直接体现“中正以观天下”思想、执行君权的伦理场所(不可能是戏楼)。
正殿位于全园区正中,对应京城位于天下之正中,宁荣二府的正房在贾府内同样是居中的。
第十三回,
对面高起着宣坛,僧道封坛榜文,榜上大书……四大部洲至中之地,奉天永建太平之国。
脂批云:“故曰至中之地,不待言可知是,光天化日仁风德雨之下矣。不云国名更妙,可知是尧街舜巷衣冠礼义之乡矣。直与第一回呼应相接。”
正殿:
正楼:大观楼
东面飞楼:缀锦阁
西面斜楼:含芳阁
缀锦阁收藏:
进里面只见乌压压的堆着些围屏桌椅、大小花灯之类,虽不大认得,只见五彩熌灼,各有奇妙,念了几声佛便下来了。然后锁上门,一齐下来。李纨道:“恐怕老太太高兴,越发把船上划子、篙、桨、遮阳幔子,都搬下来预备着。”众人答应,又复开了门,色色的搬下来。命小厮传驾娘们,到船坞里撑出两只船来。
……
贾母……叫过鸳鸯来,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照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拿来: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鸳鸯答应着,笑道:“这些东西都搁在东楼上不知那个箱子里,还得慢慢找去,明儿再拿去也罢了。”贾母道:“明日后日都使得,只别忘了。”
- 线状中心的南北向中央大道
线状中心、中轴线(南北向中央大道):
第十七回,“……众人随着他直由山脚下一转,便是平坦大路,豁然大门现于面前……”第十七回脂砚斋:“ 想其通路大道自是堂堂冠冕气象,无庸细写者也。后于省亲之则,已得知矣。”体现皇权的必要的规划设计。
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上面筒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俱是细雕时新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莲花样。左右一望,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砌成纹理,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
- 其他屋舍的伦理展现
荣国府:荣禧堂(御笔)
第五回,
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走过一座东西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门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
皇城设计亦如此:六朝建康御道;隋唐都城长安,朱雀大街;明清定都北京:中央大道。(京都中轴线)
大观园与桃花源的区别:
王安石《桃源行》:“虽有父子无君臣”,而大观园的本质基由君臣之道而产生。没有皇权就没有大观园。
(四)命名
- 命名权赋予与展现
命名:施展权力
大观园各个屋舍体现屋主的人格特质,除了建筑规划之外,还包含屋舍的命名。屋主、屋舍、屋命是等同的,而屋命却由元妃命名。元妃是这些主角的灵魂的赐予者,元春的品味与屋主灵魂一致的。元春审美内涵多元兼具,包罗万元,远远高于各有成毁的角色。大观园的命名:
初拟(暮春):第十七回,贾政利用父权赐予暂拟的权利。
“有凤来仪”、“杏帘在望”、“蘅芷清芬”、“红香绿玉”后都被删改。
宝玉获得暂时拟定草案的机会,始终谨守分寸,不脱离礼制(君臣之道)的诉求。(第二十二回,脂批:纵其儿女哭笑索饮。)贾宝玉并没有率性的拟定性灵的联额:
贾政拈须寻思,因叫宝玉也拟一个来。宝玉回道:“老爷方才所说已是。但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也用‘泻’字,似乎不妥。况此处既为省亲别墅,亦当依应制之体,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求再拟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何如?方才众人编新,你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不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称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来。”宝玉四顾一望,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又称赞了一番。
……
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所,必须颂圣方可……莫若‘有凤来仪’四字。”
……
贾政道:“诸公题以何名?”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字。”贾政笑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宝玉道:“越发背谬了。‘秦人旧舍’是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裁定:
第十七回,
前日贾政闻塾师赞他尽有才情,故于游园时聊一试之,虽非名公大笔,却是本家风味;且使贾妃见之,知爱弟所为,亦不负其平日切望之意。因此故将宝玉所题用了。——那日未题完之处,后来又补题了许多。
第七十六回,
黛玉道:“……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宝玉拟了,也有改的,也有删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看。”
君权与父权是命名的裁定者。大观园第二阶段命名是最重要的。
因题其园之总名曰“大观园”,正殿匾额云“顾恩思义”,对联云: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又改题:“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楼”。西面叙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名。匾额有“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又命旧有匾联不可摘去。**于是先题一绝句云: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又命旧有匾联不可摘去”,姐姐对弟弟的爱,也有王道的展现。
- 元春命名:金钗灵魂赐予者
《圣经》:神说要有光,于是世界有了光。《尚书.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命名象征秩序的建构,“能够命名的人具有超常的知识,相当于祭司长、巫司长。”透过命名的创造,元春升级为类似于神的存在。
《红楼梦》的皇权是温暖的,与宽仁相容并蓄。
元妃命名使屋舍与屋主相契合。“姓名与人的本质相关……不可分割,名称不单单是个符号,构成负载者的一部分……名字的地位高于附属性的私人财产,与灵魂肉体等同……”弗雷泽:一人的名字即使不等于灵魂一个人的生命的一部分。“中国人有把名字与一个人等同于……命运的密码”。
元春的命名与场所精神相契合,元春是真正的少女的名字与灵魂的赐予者,王道的展现。
六、 大观精神的真正定义
在整个大观园设计里出现“大观”:
大观楼、大观园。
探春:大官窑。
宝玉评价稻香村“似非大观”(突兀),宝玉的定义是个人的定义,并不是全书的定义,“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他认为稻香村不如潇湘馆天然与人为的和谐,不是那么浑然天成的。“大观无遗物,四夷来率服。”
宝玉推崇潇湘馆因为天然。但宝玉并不是只有这个面向,他在外面比众人更为严守人伦,为潇湘馆取名“有凤来仪”,兼顾对皇权的尊重。露丝.潘乃德:十九世纪将个人与社会对立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看法(只要个人的自我增加一分,社会力量就会减少一分,只要社会力量增加一份,个人的自我就会消减一份),毋宁来说个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把个人与社会、自然与伦理视为抵消我长的观念吗?绝对不是。潇湘馆会存在是因为有皇权,林黛玉能住进去也是因为有皇权。在大观精神理想希望“抒下情”“宣上德”,汉赋做得最好,《红楼梦》继承了汉赋思维:《大观园记》、《省亲颂》,最完美的权力展现:权力加道德。不可强求作者用“革命”思维来针对自己的时空环境,作者是在思考既有的时空背景下寻求最好的道路。
最完美的乌托邦那就是王道的实现。王道就是自我与群体的协调、自然与礼教的完美结合,人伦精神最完善的实现。所以人在礼教下不一定必然会被伤害,甚至被剥夺。
因此宝玉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性灵”的,在追求自由性灵的同时也要符合礼教的规范,二者是相容的。他对于稻香村是“似”非大观,自己也不敢肯定,他忽略掉稻香村是大观精神不可或缺的一环,也只有把稻香村纳入大观精神,大观精神才会全幅体现。宝玉关注的是稻香村与周围环境不是很协调,如果稻香村与周围环境用转圜的余地,而不是很突兀的出现,宝玉就不会认为稻香村“似非大观”。
宝玉的个人局限,唯一招到脂砚斋批评的就是贾宝玉,“原非大观”。(脂砚斋批语:“玉有病也”(第一回)“贬玉原非大观者”(十九回))
打破自己,超越自己。所有人的并存才能构成一个大世界。
- 大观精神的其他体现者。
除了元妃之外,还有探春。探春受限于未婚的身份,大观精神无法展现。
但是宝玉的提出的“女性毁灭三部曲”,其关键力量是婚姻,似乎女性进入婚姻后,就会丧失天然的一面。元春、王熙凤散发出各自的光芒。王熙凤认为探春理家受限于“也有对她说不得的事”(姑娘家)。婚姻、情欲、私情少女的禁忌,未婚女子不可以接触、涉及。
《红楼梦》批判才子佳人小说“千部共出一套”(形式)且“归于淫烂”(内容)。在紫鹃试宝玉,宝玉反应激烈,薛姨妈将宝玉的反应解释为友情,不是二人的私情;林黛玉“幸喜众人不疑到别处”。《红楼梦》中的小姐(探春)不可以知道有关男女之情的事。因此因为未婚,探春才能施展受到限制,在传统社会女性价值全面施展必须在出嫁后。(晓翠堂)
元春作为一个皇妃嫁入宫廷,将自己的良好的品德与皇权结合起来,而探春又会是下一位。探春是“大观精神”的接班人。
七、 封妃之喜的阴影
**(一)**石榴花的哀愁
元春封妃后对贾家、个人的另一面的影响,元春封妃后尽管使家族更上一层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是是非总是一体两面。(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老子)成与败不由自己取舍。
封妃对于元春的影响(四顾无花地寂寞)。
石榴花(楼子花),在传统文化中有嫁女思亲的意涵,至高无上的意味。在古典文学中赋予迟来晚到错失佳期的感叹。
子兰 (唐)《千叶石榴花》:“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石榴花越灿烂越显得孤独,盛开在五月时节,错失良辰美景。元春虽然封妃,但是周围无花,寂寞十分。
王安石《咏石榴花》:“万绿丛中红一点”,浓叶万枝红一点。
晏殊:“岁芳摇落尽,独自向炎开。”呼应了元春在宫廷中的处境。
元春的优良品格使元春从女史封妃(贤德妃),寂寞一生。封妃对于元春个人是好事吗?然而元春不能自己选择。表面光辉灿烂,实际上的痛苦万分。
封妃对于贾家的影响。
石榴花在人文传统赋予错过佳期,贾府在末世家族女儿被封妃,是更大的伤害。
《旧唐书》有这样的记载:孔绍安的故事,
高祖为隋讨贼于东,诏绍安监高祖之军,深见接遇。及高祖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高祖见之甚悦,拜内史舍人,赐宅一区、良马两匹、钱米绢布等。时夏侯端亦尝为御史,监高祖军,先绍安归朝,授秘书监。绍安因侍宴,应诏咏石榴诗,曰: 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时人称之。寻诏撰《梁史》,未成而卒。
从此以后石榴花就赋予这样的意涵。
李商隐:“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对于贾家隐喻封妃太晚,所以它给贾家带来的表面光辉灿烂,实际上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于贾家“内囊尽上来了”的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元春的封妃更是雪上加霜,加速了贾府的败落,彻底的精穷。
开始错过春天的希望、美好,对于元春是终身错失佳期,对于贾家亦如此。
(二)沉重的财务需求
末世的加剧与加速:贾家的末世:入不敷出、挖东墙补西墙。(不要凭感觉读书,要刻苦研究经典。)
石榴花的楼子花表面极其灿烂光耀,但对母体却是沉重的压力、负担。花开得越繁盛,凋零时越触目惊心。元春封妃把贾家引领到如日中天、空前的高潮,比家族擘创基业的荣国公来说更上一层楼,但是迟开的石榴如血一般的红艳实际上并不是青春之际的勃发的生机的绽现,反而像临死前的奋力一搏的回光返照,源自于贾家如同一个病人,在病中孕育着一种骚动和躁乱,显现出来的一种病态的红晕维持生命能量,一次释放殆尽。“五月榴花照眼明”,昙花一现式的漫天烟火。
第二回,“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尽上来了”。
第七十七回,“百年人参”成为“朽糟烂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传达作者的无可压抑的悲伤。)(家族经济来源:田庄。)
元春封妃产生的负面影响:
贾蓉等忙笑道:“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这道理?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我们不成?他心里纵有这心,他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按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玩意儿。就是赏,也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一千多两银子,够什么?这两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两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二年,再省一回亲,只怕就精穷了!”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客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了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贾蓉又说又笑向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二婶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贾珍笑道:“那又是凤姑娘的鬼,那里就穷到如此?他必定是见去路大了,实在赔得很了,不知又要省那一项的钱,先设出这法子来,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我心里却有个算盘,还不至此田地。”
第十八回,元春打发太监夏守忠送了120两银子。
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
贾家本身花费也很大。
第六回,
荣府…三四百丁。
第五回,
贾宝玉:“单单我们家…几百女孩子…”。
第五十二回,
麝月:“…家里上千的人…”
第七十二回,
林之孝家的:“…出过力的用不着的老人家…”
贾家人口众多,日用排场,花费极大“如淌海水”。
《读红楼梦纲领》:
贾芹管沙弥道士:一百两,贾芸种树:二百两,张材家的支绣匠工银:一百二十两,金钏死:五十两,凤姐生日:一百五十两,王夫人送刘姥姥:二百两,鲍二家的:两百两,结诗社:五十两,贾赦买妾:八百两,袭人母亲死:贾母赏四十两,贾敬丧事:一千一百一十两,贾琏偷娶尤二姐,每月供给十五两,张华讼事:凤姐打点三百两,贾珍二百两,凤姐讹尤氏五百两,王熙凤自鸣钟当五百六十两,夏太监借银二百两,王熙凤当金项圈四百两。
“元妃宠时,其所载赏赐之隆,不一而足,至贾母八十生寿,其赏赐及王侯礼物,亦可谓富盛一时。……举此一端,其他之婚丧礼节可知。殆所谓开大门楣,不能做小家举止哉?”
“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说着便将礼单送上去。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妆缎蟒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宫绸十二匹。宫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
贾珍:“……昨日出殡以后,有江南甄家送来吊祭银五百两……”
第五十三回,
贾珍道:“…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
贾府人口,吃穿用度;上流阶层,礼尚往来;封妃后必不可少的花费,官场上也增加更多礼尚往来的关系等。
第七十二回,
“这两日,因老太太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租,统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俗语说的好:‘求人不如求己。’说不得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不上半月的光景银子来了,我就赎了交还,断不能叫姐姐落不是。”
(三)石榴花重堕阶闻
外祟勒索的无底洞。
昨儿晚上,忽然做了个梦,说来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名姓,找我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来夺。正夺着,就醒了。”旺儿家的笑道:“这是奶奶日间操心,惦记应候宫里的事。”
一语未了,人回:“夏太监打发了一个小内家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凤姐道:“你藏起来,等我见他。若是小事罢了。若是大事,我自有回话。”贾琏便躲入内套间去。这里风姐命人带进小太监来,让他椅上坐了吃茶,因问何事。那小太监便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这一两日就送来。”凤姐儿听了,笑道:“什么是送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改日等我们短住,再借去也是一样。”小太监道:“夏爷爷还说: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还没送来,等今年年底自然一齐都送过来的。”凤姐笑道:“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的提在心里?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要都这么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要还多少了。只怕我们没有,要有只管拿去。”因叫旺儿媳妇来,“出去,不管那里先支二百银来。”旺儿媳妇会意,因笑道:“我才因别处支不动,才来和奶奶支的。”凤姐道:“你们只会里头来要钱,叫你们外头算去,就不能了。”说着,叫平儿:“把我那两个金项圈拿出去,暂且押四百两银子。”平儿答应去了,果然拿了一个锦盒子来,里面两个锦袱包着。打开时,一个金累丝攒珠的,那珍珠都有莲子大小;一个点翠嵌宝石的:两个都与宫中之物不离上下。一时拿去,果然拿了四百两银子来。凤姐命给小太监打叠一半,那一半与了旺儿媳妇,命他拿去办八月中秋的节。那小太监便告辞了,凤姐命人替他拿着银子,送出大门去了。这里贾琏出来笑道:“这一起外崇,何日是了!”凤姐笑道:“刚说着,就来了一股子。”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的地方儿多着呢。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一面说,一面平儿伏侍凤姐另洗了脸、更衣,往贾母处伺候晚饭。
太监在皇宫独特之处,位卑却近身侍候皇帝,一言一行影响上意及皇妃处境,乃至家族命运,不得不应候的人。元妃封妃在末世,贾府难以支应,将来注定“得罪人”不少。太监不断地勒索的这种困境甚至让王熙凤晚上做噩梦,成为她的梦魇。再加上贾家降等承爵,田庄等都随着爵位降下也在减少。在不断得罪人之下,首先遭到冲击的就是元春,会变得孤立无援,形成非常可怕的后果:“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兕相逢,政治恶势力彼此斗争,身在权力场的元春被卷入这样的恶斗。元春的封妃对于贾家只是一个表面虚幻的假象,没有发挥鱼水帮衬的加成效果(欠缺财力),接连四五支的楼子花对于贾家是难以支撑的重量。唐诗中讲到楼子花:“欹红婑媠力难任”,再加上接连四五支的楼子花。
双重地错失佳期会导致惨烈的后果。石榴花盛放的季节紧接着将步入萧瑟的秋季,就会凋零衰败(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第十三回,
秦氏道:“婶娘,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石榴楼子花的陨落。
元春人物判词、灯谜诗与石榴花的意涵同步比照:
判词 | 灯谜诗 | 榴花意涵 |
---|---|---|
二十年来辨是非 | 能使妖魔胆尽摧 | 恐合栽金阙 |
榴花开处照宫闇 | 身如束帛气如雷 | 封作百花王 |
三春争及初春景 | 一声震得人方恐 | 榴花更胜一春红 |
虎兕相逢大梦归 | 回首相看已化灰 | 石榴红重堕阶闻 |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政治斗争一旦沾染就无法抽身,元妃有可能意外猝死。
第十六回,贾家众人面对宫中颁谕旨都是“心神不定”“惶惶不定”。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第二出、第四出:《乞巧》、《离魂》,元妃个人命运戏谶。
元妃与贾府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同情与理解人物)
八、 宫廷诡诈与人情事理(补充)
人是很容易被陷害的。《战国策˙楚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 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要陷害人好容易,人的心用在为恶上很难。掌权者,应该锻炼自己判断力、认识力、意志力,要超越人性。而像郑袖的机心时时存在的,尤其是元春生活在处处皆是郑袖的皇宫中。一个人要自我节制,尤其是作为一个拥有权力的人,不要偏听不要被自己的愤怒冲昏头脑。劳伦兹引述莎士比亚的话:“有才者虚怀若谷,有力者耻于伤人。”(探春的例子)
贾府生活中陷害人是很难的。(袭人告密说很难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