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语式表达策略(一)
一、关于谶
脂砚斋:“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其中隐语,惊人教人,不一而足。”
评点家周春《阅红楼梦随笔》:“十二钗册多做隐语,有象形,有会意,有假借,而指事绝少,是在灵敏能猜也。”
脂砚斋:“世之好事者争传《推背图》之说,想前人断不肯煽惑愚迷,即有此说,亦非常人供谈之物。此回悉借其法,为众女子数运之机。无可以供茶酒之物,亦无干涉政事,真奇想奇笔。”
隐语:是修辞的一种形式,即以隐约闪烁的话来暗示本意。 隐语的其中一种表达方式是谶,隐语一般通过寓言(简单的故事)来讲述一个道理,更多的是有寓言的道德训诫性质;谶语是指具有祸福吉凶的预言功能。
谶:首先要做一个预言吉凶,然后有效验。
最早出现的谶的形式是谶谣,在先秦:谶谣——韵文形式的隐语,有时配合图画而形成的图谶。《红楼梦》中的图谶:第五回宝玉看的人物判词配有图。谶谣的一个基本构成条件:语言一定在前,应验的事情一定在后。言与事顺向逻辑关系,所以进行的是预言式的先见之明。《红楼梦》中的人物判词,拆字法。
诗谶原本是抒情诗,但人们可以通过穿凿附会,将事后的结局与抒情诗相连,将其附加上的预言的性质,而形成诗谶。在《红楼梦》中,不应把抒情诗当作谶谣来解读,而应在诗中感受诗人的特殊性格与生命情调。
诗谶的形成最早就是抒情言志,表明诗人的个性,但是并不是用命盘式的谶谣去创作。最早出自出现在晋朝《晋书》孙秀遂诬陷潘岳、石崇、欧阳建谋反,“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 《红楼梦》中的谶谣和诗谶必须加以区分。谶谣没有审美价值。谶谣:第五回,人物判词,第二十二回,灯谜诗。
诗谶:(1)一般抒情诗;如《葬花吟》是一个抒情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中秋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并不是对林黛玉命运的解读,不能用谶谣去解读。在《红楼梦》中,诗谶就是抒情诗,不应该把抒情诗当作谶谣来解读,而应在诗中感受诗人的特殊性格与生命情调。 (2)第63回,“冰山一角式”的引诗法。
- 薄命司里金陵十二钗的分册模式是根据社会阶层、封建等级观,而非个人才情。正册,副册,又副册。例如:巧姐在正册中,正册中都是贵族小姐,正册的入流标注必须是贵族身份;香菱在副册; 晴雯、袭人在又副册,因此可见,《红楼梦》是支持封建礼教的。
二、谶谣的制作:
(1) 拆字法: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的判词“桂”,香菱的可悲在于她一辈子受的苦完全没有意义,这是让我们觉得最惨烈的一点。
当我们受苦,可以让我们升华理想,可以让我们的存在更深刻,甚至我们受的苦、牺牲生命,让我们完成一个非常有价值,让人类或者文明,或者让我们的国家和家族能够更进步,即便如此,那种牺牲都有一种壮烈感,因为它达到或者创造了某一种效果,然而整部《红楼梦》里面,最徒然,最让我们感慨的就是白白牺牲、白白浪费的一个人,那就是香菱,她活着一辈子没有创造出任何价值。她并不是没有努力,而是她的命运实在太坏了,坏到你无论怎么努力,反正你的生命就是白白地走一遭,你来到人世就是为了受苦。
林黛玉的图谶:两棵枯木,挂着玉带。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一从二令三人木”。
王熙凤为什么会被休?[七出之条在合法婚姻之中,有七个理由合法地把妻子赶出家。在先秦时期已在社会运作,唐代行诸文字,形成法条:(1)无子;(2)淫佚(在宋明清时期,一个女人写诗、写词就是不贞的行为,宋代朱淑真就提到“女子弄文诚可罪”。);(3)妒嫉;(4)窃盗(包括藏私房钱);(5)口舌;(6)不侍舅姑;(7)恶疾。在这种价值体系下,女人就是工具,为了满足男性而设计。 ]
古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结婚之后女子变得庸俗不可爱是有原因的。
一个人不受教育,你就不能期望他会有什么样钟灵毓秀的表现,因为他不能被开发(如香菱学写字和学诗),没有被开发,就是被辜负、就是俗了。
所以有学问很重要,读书做学问就是为了让我们看得更高,看得更远,不被眼前表象所蒙蔽,而因此我们比较能够养成认识力跟判断力,也比较不会短视近利。没有受过教育就只能是平凡人。警惕女人在婚姻之中变成“鱼眼睛”。 孔子:“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矣,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别名法:(符号指射)
例1:晴雯的判词:图谶乌云浊雾;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自视甚高)。在袭人的图谶、人物判词中采用了大量的负面形容词,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曹雪芹对袭人(破席)是贬义的?香菱的图谶:莲枯藕败、黛玉:枯木这些负面词跟人格无关,而是命运的表述,说明是命运悲惨。因此这些负面词都是为了衬托出“薄命”。(薄命司)[读者的偏见会发生双重标准, 必须要将个人好恶放在一边。]
例2:金簪是宝钗的别名。
例3:香菱的判词:莲、荷、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
(3)谐音法
例1:破席:袭人的袭
例2:图谶:围着玉带,玉带林中挂:林黛玉
例3:一堆雪:薛;金簪雪里埋:1.别名法2.谐音法3.状态隐喻法
例4:元春的判词,弓箭:宫,香橼:元
例5: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过程隐喻法),贾兰:一盆兰(关系法) 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例6:元春的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状态隐喻法):虎兕相逢指的是两强相斗。元春可能死于宫廷斗争。元春的死如何跟贾府的衰亡有关。(华视版《红楼梦》连续剧。)
1.青埂峰:“情根”,玉石被排斥在家国济世思想之外无从安顿的人生
2.我们总以为《红楼梦》有一个单一的价值观,以真为贵,以假为贬,而真和假本身是不能直接划分的。
《红楼梦》有强烈的**姑苏(苏州)情结和金陵(南京)**情结。最是红尘中富贵风流之地。籍贯苏州者有:甄士隐,香菱、黛玉、妙玉(黛玉的重像)等。曹雪芹一方面继承了六朝文化的内涵,而在叙事中,明清的姑苏,才子佳人故事的发生地最多的都集中在苏州。这大概是一个文化规定。
甄士隐家住在葫芦庙旁,十里街(势力);仁清巷(人情);甄士隐回家先要通过“势力”,再转到“人情”;“人情”是他的家所在,不仅如此,你要到达人情之处,必须要通过对势力的认识和锻炼,甚至可以说,当一个人不懂得势力,没有对势力有高度的觉察跟洞彻它的复杂,你甚至上也不能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情”。中国艺术(尤其戏曲)脸谱式解读法,蒲安迪说《红楼梦》是二元补衬的,来破除脸谱式解读法。
甄士隐(真事隐):甄费(真废),对现实世界没有什么用;住在庙旁,性情脱俗,有神性取向,最早洞察世界的虚幻不实与争逐的无谓,是《红楼梦》中第一个被度脱的人(悬崖撒手)。(神性)
葫芦庙(糊涂)内住着贾雨村(假语村言),湖州(胡诌)人士:贾化(假话),很懂得为官之道,逢迎巴结,甚至不惜陷害无辜之辈让自己飞黄腾达,手段残酷,是实在的小人儒,是俗性之辈。 (孔子、孟子是君子儒。)(俗性)[读书人可以分很多等级,有的读书人从书里面得到道德的升华,一种很高远的视野,一种对自我的很高的期许,这种人就叫做君子儒,如孔孟;有一种人是假的读书人,他读很多书,可是由于他心性不正,把他读到的东西转化成谋求个人私利的技术,这种人就是小人儒。]
庙是世俗的缩影,贾雨村住在庙内,就是泥足深陷,而庙旁的甄士隐则是世俗的旁观者,(洞察世俗的虚幻)也是书中第一个出家的。而贾雨村这个人物有可能是在最后一回于迷津中醒来。
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完全无私么?未必!(赞成!)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有那么深的爱!所以这就是二元补充论。 世间的道理没有一个标准,尤其是那个标准是来自于自己的好恶。
关于冯渊的案子(亲友为了多得几个烧埋费用而报案)。
冯渊:“乡绅之子”“最厌女子”,“前生的冤孽”“买来做妾”“立誓在不结交男子”“三日进门”。
身份内婚制:(1)士庶不婚;(2)官民不婚;(3)良贱不婚(历来被严格遵守)
冯渊是爱香菱的,因为真正的爱情一定是排他性的。香菱和冯渊的故事透露出曹雪芹事实上是不赞成一见钟情的。因为一见钟情带有非常大的风险性,带有很大的致命性。因为它建立互相并不了解,也没有共同基础的前提上。所以他透过另外一组人物透露出日夜相处累积,知己式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同时,冯渊对香菱的情感太过强烈,失去了现实逻辑,失去了我们需要在这个世界安顿的某些理性原则,所以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爱太深导致执着,执着又赔上他的生命。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金庸《书剑》
《红楼梦》中凡一见钟情的都是失败收场。而贾雨村的妾,娇杏(侥幸)嫁给贾雨村的情境。
娇杏“自己意料不到”“扶侧为正”。
封肃(风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甄英莲:真应怜
冯渊:逢冤
霍启:祸起。
3.元迎探惜=原应叹息
4.群芳髓(碎)、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女性集体悲剧命运交响曲。
5.贾府卿客:詹光:沾光;善聘仁:善骗人;卜谷秀:不顾羞
6.傅氏:附势
7.卜世仁:不是人;人情中有势力;倪二:势力中有人情